朝台 (臺)历史词典解释
即朝汉台。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水经·泿水注》: “ (赵) 佗因冈作台,北面朝汉,圆基千步,直峭百丈,顶上三亩,复道回环,逶迤曲折,朔望升拜,名曰朝台。前后刺史郡守迁除新至,未尝不乘车升履于此。” 《元和志》 卷34广州南海县:朝台 “昔尉佗初遇陆贾之处也,后岁时于此望汉朝拜,故曰朝台”。
词语分解:
- 朝台的解释 台名。又称 朝汉台 。在 广东省 南海县 东北。相传 汉文帝 遣 陆贾 出使 南粤 ,晓之以义,感之以诚,其王 赵佗 遂称臣。因冈作台,北面朝 汉 ,朔望升拜。故名。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 唐 刘禹锡 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旌节下 朝臺 ,分圭从北回。城头鹤立处,驛树凤栖来。” 唐 许浑 有朝台送客诗。
历史地名推荐:东兴堤
三国吴筑,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与巢湖市相接。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初,权黄龙元年迁都建业,二年筑东兴堤以遏湖水。后征淮南,败以内船,由是废不复修。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