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火降魔槌历史词典解释
明投掷火器。类似近代手6*榴6*弹。状如短粗棒槌形,连柄长八寸,圆围三寸,以白杨木为之,中空以装火药,药线从柄端引出。其外围钉三道锋利倒钩钉,外露一寸,投打敌船,以钉于船上,不能脱,火发可以烧船,较之易碎之火罐、易弹之火砖为优。
词语分解:
- 飞火的解释 1.犹天火。指来于自然的火。 汉 王充 论衡·乱龙:“今伎道之家,铸阳燧取飞火於日,作方诸取水於月,非自然也,而天然之也。”2.引火。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方其飞火焚旗,坏云压垒。”
历史知识推荐:威州大索桥
一名绳桥,古代又称为“笮”,是羌族传统的建筑艺术。因横跨威州治今四川汶川境内岷江与杂谷脑河交叉处,故名。相传始建于唐代,全长100余米,宽1.5米。桥两岸垒石为洞门,以二十四根木柱,系拳头粗大的竹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