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歌后舞怎么写好看:
前歌后舞书法图片
前歌后舞历史词典解释
《尚书大传》卷三:“前师乃鼓䵾譟,师乃慆,前歌后舞。”意为武王伐纣,士气旺盛。后以“前歌后舞”颂美吊民伐罪之师。《三国志.庞统传》:“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宋真宗《平晋乐章》:“前歌后舞,人心悦随。”
并列 ①原指武王伐纣时军心欢快,士气旺盛。语出《尚书大传·大誓》:“惟丙午,王逮师,前师乃鼓噪,师乃慆,前歌后舞。”《三国志·蜀书·庞统传》:“武王伐纣,前歌后舞。”②后形容人心的欢乐或场面的热烈。宋·辛弃疾《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褒义。现多用第二义。用于描写欢快热闹方面。
词语分解:
- 前歌的解释 见“ 前歌后舞 ”。
- 后舞的解释 即大豫舞。宋书·乐志一:“﹝ 宋武帝 永初 元年十二月﹞又改正德舞曰前舞,大豫舞曰后舞。”南齐书·乐志:“前舞、后舞, 晋 泰始 九年造。正德、大豫舞, 傅玄 、 张华 各为歌辞。 宋 元嘉 中,改正德为前舞,大豫为后舞。”
历史典故推荐:酌泉励心
谓自我考验与勉励。唐王维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 “谨当闭阁以思改,酌泉以励心。”参见:○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