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官丞怎么写好看:
外官丞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为守宫令的佐官,助令掌御纸笔墨,和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俸二百石。见《后汉书·百官志》守宫令注。
词语分解:
- 外官的解释 1.古指外朝卿大夫。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 韦昭 注:“九品,九卿。周礼:‘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2.宫外百官。非近侍之臣。与内官相对。周礼·春官·世妇:“凡内事有达於外官者,世妇掌之。”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懣。” 颜师古 注:“外官谓非侍卫之臣也。”3.或谓在外捍卫边境之官。参阅 清 王先谦 汉书补注。隋
- 丞的字典解释 丞 chéng 帮助,辅佐:丞相(古代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大事的统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历史官职推荐:秘书监
①官名。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置员一人,秩六百石,掌典图书秘记,校定文字,属太常。后省。三国魏文帝黄初220—226初,置为秘书署长官,掌管艺文图籍,员一人,三品。初属少府,魏明帝时王肃任此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