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何曾到九泉历史词典解释
九泉:黄泉,地下。 一滴酒也流不到阴朝地府去。 表示人死后再也不能品尝佳酿。常用作劝人开怀痛饮、及时行乐之辞。语出宋.高翥《清明日对酒》:“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刘妪道:‘既不用荤,吃杯素酒儿,也好解闷。’宜春道:‘一滴何曾到九泉,想着死者,我何忍下咽。’”
词语分解:
- 一滴的解释 1.液体的一个小点。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三:“剉以酿酒,名曰桂醪。尝一滴,举体如金色。” 唐 韩偓 秋霖夜忆家诗:“不知短髮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 宋 方凤 金华游录:“有卷石,小窍指面大,有水正滴窍中,名仙人砚滴。候片时,纔一滴。”2.一点儿,表示少量。关尹子·四符:“吾之精一滴无存亡尔,吾之神一歘无起灭尔。” 茅盾 子夜十七:“蓦地,他站了起来,冷冷地狞笑。最后一滴力又回到他身上
- 九泉的解释 比喻地下最深处;黄泉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阮瑀七哀居九泉之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历史典故推荐:求马唐市
同“求马唐肆”。苏曼殊与刘半农书:“〔达吐〕西域术语,或神秘之名,即查泰西字书,不啻求马于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