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蜗角干戈怎么写好看:蜗角干戈历史词典解释同“蜗角斗争”。元 张翥《行香子.止酒》词之一:“鸥外风波,蜗角干戈,算百年,一梦南柯。” 词语分解:- 蜗角的解释 1.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 南朝 梁 沉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羊肠莫守,蜗角旋孤。” 清 赵翼 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妙知蜗角有战场,伏尸百万地犹剩。” 胡怀琛 乙卯杂诗:“蜗角潜居事底干,楼臺一寸且偷安。”参见“ 蜗角鬭争 ”。2.见“ 蜗角虚名 ”。
- 干戈的解释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化干戈为玉帛。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历史典故推荐:膏火之费 偏正 膏,点灯的油;膏火,灯火。借指求学的费用。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欲登第须理旧业读书,欲读书须~。吾视君皆未易办也。”△用于描写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