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才馆怎么写好看:
储才馆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闰四月正式设立。由外务部堂官直辖,是训练和储备外交人才的机构。设提调、帮提调、文案、支应、庶务等官。受训人员为在职官员和留学生、译学馆毕业的学生,课程有讲习、调查、翻译、评议、撰拟、编辑等,学习期限一般为三个月至一年。
词语分解:
- 储才的解释 亦作“ 储材 ”。积聚人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慨祖宗之立法,广学校以储才。” 清 钱谦益 嘉禾黄君五十序:“因以知先朝储才馆阁,良有深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南书房:“列圣遵依祖制,宠眷不衰,为木天储材之要地也。”
- 馆的字典解释 馆 (館) guǎn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馆
历史知识推荐:罾布
苎麻纱与棉纱的交织物。明代出产于新安今广东深圳南头。说文解字:“罾,渔网也。”苎麻编织而成。以棉纱为经线,破渔网为纬条,织成后再用石灰煮练,溪水漂洗。织物表面带有绒毛,有单面绒、双面绒之分,以绒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