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以言举人历史词典解释
君子不因为有些人话说得好就选拔他。 表示看人不能只看他的言论,还要看他的实际表现。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明.徐咸《西园杂记》卷下:“迹其所为,负心忍国,与狼何异?中锡坐是死于狱。君子不以言取人(按:“取”应作“举”,作者殆笔误),观此益信。”
词语分解:
- 君子的解释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君子多欲。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不亦君子乎。——论语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君子博学
- 举人的解释 汉代取士人不用考试,令郡国的守相推荐到中央;明清两代称乡试考取的人
历史典故推荐:虎吼龙鸣
晋 王嘉拾遗记.颛顼:“〔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王子乔墓在京陵,战国时人有盗发之者,睹无所见。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