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校尉怎么写好看:
使者校尉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置,掌管轮台、渠犁一带屯田事务,以供给和保护来往西域的使者。宣帝时改置西域都护,此名不复见。
词语分解:
- 使者的解释 1 ∶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办事的人欢迎来自亲密邻邦的友好使者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 魏。——史记·魏公子列传2 ∶比喻带来某种信息的人或事物南国的人们也真懂得欣赏这些春天的使者。——花城
- 校尉的解释 军职名。据史记, 秦 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项羽本纪载: 项梁 “部署 吴中 豪杰为校尉、候、司马。”又张耳陈馀列传载: 陈胜 “以 张耳 、 陈餘 为左右校尉。” 汉 代始建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亦有称校尉者。 隋 唐 以后迄 清 为武散官之号,地位逐渐降低。 明 清 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其地位尤低。参阅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
历史知识推荐:张至发
?—1642 明山东淄川今淄博西南人,字圣鹄,号宪松。万历进士。历玉田、遵化知县。迁礼部主事,改御史,巡按河南、应天。万历四十三年1615以病归。天启元年1621进大理寺丞,后避党争去职。崇祯五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