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耆氏中士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伊耆氏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司要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伊耆氏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词语分解:
- 伊耆的解释 1.见“ 伊耆氏 ”。2.亦作“ 伊祈 ”、“ 伊祁 ”。复姓。 宋 罗泌 路史后纪·炎帝上:“ 炎帝 神农氏 ,姓 伊耆 ,名 轨 ……其初国 伊 ,继国 耆 ,故氏 伊耆 。”周礼·秋官·序官“ 伊耆 氏下士一人” 清 孙诒让 正义:“易·繫辞 孔 疏引帝王世纪:‘ 帝尧 陶唐氏 , 伊祈 姓。’ 伊祈 ,即 伊耆 ,二者并无塙证…… 魏孝文 时, 魏怀州 民 伊耆苟 聚众於 重山 作
- 中士的解释 1 ∶军衔的一级,军士中的第二等级,低于上士,高于下士2 ∶一般人
历史官职推荐:庙祀丞
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祠祀丞置,属太常,为庙祀令副贰。东汉复名太祝丞。 官名,即太祝丞。西汉置,属太常,为庙祀令之佐,掌祝小神。参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后汉书·百官二·太常、“庙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