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训中士怎么写好看:
诵训中士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诵训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属官,下设诵训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诵训”。
词语分解:
- 诵训的解释 1. 周 代官名。掌为王者述说四方久远故事,说明各地风俗所忌讳的言语;王者巡狩,随从王车左右。周礼·地官·诵训:“诵训,掌道方志以詔观事,掌道方慝以詔辟忌,以知地俗。王巡守,则夹王车。”国语·楚语上:“倚几有诵训之諫。” 韦昭 注:“诵训,工师所诵之諫,书之於几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知杂御史 赵湘 请依周礼置土训、诵训,纂録所经山川古迹风俗,以资宸览。”2.指诵读训诫之言。 梁启
- 中士的解释 1 ∶军衔的一级,军士中的第二等级,低于上士,高于下士2 ∶一般人
历史官职推荐:四川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简称“四川司员外郎”。①明清户部四川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四川部员外郎设,一人,从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员外郎一人。满洲司官初不分曹,随长官所派。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