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 坐收渔翁之利历史词典解释
比喻双方相争不下,第三者因而获得好处。《唐史演义》第三回: “俟关中平定,据险养虎,看他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迟呢? ” 参见:○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
词语分解:
- 鹬蚌的解释 比喻两相对峙的人和物。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得入 关 ,据 蒲津 而屯 永丰 ,阻 崤 函 而临 伊 洛 ,东看羣贼鷸蚌之势,吾然后为 秦 人之渔父矣。” 清 金安清 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使我驾驭得宜,操纵有法,则彼且为我用,使为鷸蚌可也,使为冰炭可也。”参见“ 鷸蚌相持,渔人得利 ”。
历史典故推荐:短针攻疽
主谓 因措施不力,故没有效果。汉·桓宽盐铁论·大论:“设礼修文,有似穷医,欲以短针而攻疽。”△多用于措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