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凤司怎么写好看:
仪凤司历史词典解释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由玉宸院改置,秩正四品,掌乐工、供飨等务。置大使、副使各一员。隶宣徽院。二十五年,改隶中书省礼部。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改为玉宸乐院。武宗至大四年(1311)复为仪凤司,秩正三品。仁宗延祐七年(1320),降为从三品,置大使五员; 副使四员(从四品)。下辖掌乐工调音律之云和署、安和署,分掌回回、河西乐人的常和署、天乐署,掌乐器的广乐库等。
官署名。元置,掌乐工、供奉、祭飨之事。其官有大使(正四品)、副使、判官。其属有云和署,掌乐工调音律及部籍更番之事;安和署,掌与云和署同;常和署,掌领回回乐人;天乐署,掌领河西乐人。见《元史·百官一·礼部·仪凤司》。
词语分解:
- 仪凤的解释 唐高宗李治年号公元676—679年 仪凤中。—— 唐· 李朝威柳毅传
- 司的字典解释 司 sī 主管,操作:司法
历史官职推荐:太子四友
官名合称。三国吴大帝黄龙元年 229置,即左辅都尉、右弼都尉、辅正都尉、翼正都尉,职掌辅弼太子。 王莽为太子置四友,俸如大夫:“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奔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御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