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持 渔人获利历史词典解释
比喻双方争斗,第三者从中获利。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那各省人的感情的利益总是不能一致的,少不免自己争竞起来,这越发鹬蚌相持,渔人获利,外国乘势诱胁,那瓜分政策更是行所无事。” 参见:○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
词语分解:
- 鹬蚌的解释 比喻两相对峙的人和物。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得入 关 ,据 蒲津 而屯 永丰 ,阻 崤 函 而临 伊 洛 ,东看羣贼鷸蚌之势,吾然后为 秦 人之渔父矣。” 清 金安清 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使我驾驭得宜,操纵有法,则彼且为我用,使为鷸蚌可也,使为冰炭可也。”参见“ 鷸蚌相持,渔人得利 ”。
- 获利的解释 产生利润这项投资获利很多
历史典故推荐:梓人
古代的木工。周礼.考工记:“攻木之工:轮、舆、弓、庐、匠、车、梓。”唐代孔颖达疏:“梓人为饮器及射侯之等。”后世又称建筑工为梓人。唐代柳宗元梓人传:“裴封叔之弟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字而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