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刻科管勾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金司天台内部视构有漏刻科,司其事者员额二十五人元司天监沿置,设管勾二人。
词语分解:
- 漏刻的解释 1.古计时器。即漏壶。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故称。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6*解·释道祖:“山中无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二时,晷影无差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国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2.
- 管勾的解释 亦作“ 管句 ”。管理。 宋 欧阳修 举留胡瑗管勾太学状:“自 瑗 管勾太学以来,诸生服其德行,遵守规矩。”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 广州 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詔遣使臣一人,管句故太师 赵普 家事。”
历史官职推荐:坊缺
清朝官缺之一种。翰林院、詹事府衙门官员之额定编制,有此称谓。翰、詹官员一体,互相升转。由修撰、编修、检讨升用者,以赞善为初阶,故赞善以上官缺统称坊缺。清制,翰、詹官员升转分为内班、外班拣选。翰、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