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当怎么写好看:
质当历史词典解释
清代江西等省流行的一种典当方式。即以物件抵押,借贷银钱或谷米者,通称“质当”,又作“质押”。系农村高6*利6*贷的一种形式。殷实富户,囤积大量粮食,于农民青黄不接之时,将米谷作为“当本”,“听农民以物质抵押”,于秋冬收获之日赎回,或三、五分起息,或加倍取息。
词语分解:
- 质当的解释 1.典当;质押。元典章·户部八·杂课:“ 段阿李 质当人户房舍,不行投税,取讫招伏。”水浒传第六八回:“ 曾长官 又使人来説:‘若肯讲和,各请一人质当。’”2.指人质。前汉书平话卷下:“且教你老父权为质当。不依此事或漏泄,先斩你父,后诛全家老小。”3.当铺。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二出:“他的质当从来饶本,有的是 隋 珠 和 玉,赤仄黄银。”清会典事例·户部·杂赋:“ 湖北 自 单兴 以后,各当舖
- 质的字典解释 质 (質) zhì 本体,本性:物质
- 当的字典解释 当 (⑩噹) dāng 充任,担任:充当
历史知识推荐:相州司会
官名。北周置。武帝平北齐后,于建德六年577二月在相州置宫及六府官,此为天官府主要官员,静帝大象元年579二月癸亥,移相州六府于洛阳,遂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