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持 渔人窃笑历史词典解释
比喻双方相争不下,因而遭到第三者讥笑。梁启超《新民说》第十三节: “知小我而不知大我,用对外之手段以对内,所以鹬蚌相持,而使渔人窃笑其后。” 参见:○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
词语分解:
- 鹬蚌的解释 比喻两相对峙的人和物。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得入 关 ,据 蒲津 而屯 永丰 ,阻 崤 函 而临 伊 洛 ,东看羣贼鷸蚌之势,吾然后为 秦 人之渔父矣。” 清 金安清 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使我驾驭得宜,操纵有法,则彼且为我用,使为鷸蚌可也,使为冰炭可也。”参见“ 鷸蚌相持,渔人得利 ”。
- 窃笑的解释 1 ∶暗中讥笑2 ∶轻轻地或压抑地笑
历史典故推荐:王胡索食
世说新语.方正:“王修龄(王胡之字)尝在东山,甚贫乏。陶胡奴(即陶范,小字胡奴,陶侃第十子,官光禄勋)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却,推辞),直答语:‘王修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谢尚字)索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