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山怎么写好看:
焚山历史词典解释
汉.刘向《新序》卷七《节士》载:春秋时晋国的贵族介子推,是跟随晋文公流亡国外的功臣之一。文公返国后赏赐群臣,没有赏到他。介子推不愿乞求封赏,便携老母隐居于绵山。“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避寝(独居。含自责之意)三月,号呼期年。《诗》曰:‘逝将去汝,适彼乐郊。适彼乐郊(此句本作“乐郊乐郊”,刘向引时稍有改动),谁之永号?’此之谓也。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
晋文公为了找到介子推,下令放火烧山,但介子推并未避火逃出来,在居所直至被大火烧死。京剧《焚绵山》即演此事。
后以“焚山”、“焚山火”常作为大火焚烧的典故。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八:“六丁神推倒宝天炉,八力士放起焚山火。”
词语分解:
- 焚山的解释 1.失火之山。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水虽胜火,而升合不足以救焚山。”2.犹焚死。 清 钱谦益 曹能始为先夫人立传寄谢诗:“筑室不堪论旧隐,焚山寧復问新封。”参见“ 焚死 ”、“ 焚林 ”。
- 焚的字典解释 焚 fén 烧:焚烧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典故推荐:英姿焕发
主谓 风姿英武,光采四射。雨寒趁我们还年轻:“费亦兰脸都涨红了,气喘吁吁的,但毕业的兴奋使她忘了累,况且她心爱的俞滨今夜是那么的~,精力充沛。”△褒义。用于人的仪表和精神状态。→英姿勃勃 英姿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