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高山怎么写好看:
嵩高山历史词典解释
五岳之中岳。《尔雅·释山》:“嵩高为中岳。”一名“嵩山”,又名“外方山”。山分二支,东曰太室,西曰少室。在今河南登封市北。秦并天下,“于是自殽以东,名山五,……曰太室。太室,嵩高也”。《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前110),武帝亲登嵩高,“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草木。以山下户三百为之奉邑,名曰崇高”。《后汉书·灵帝纪》:熹平五年(176),“复崇高山名为嵩高山”。
词语分解:
- 嵩高的解释 1.即 嵩山 。史记·封禅书:“昔 三代 之居,皆在 河 洛 之间,故 嵩高 为中岳。” 晋 戴祚 西征记:“ 嵩高山 ,东 太室 ,西 少室 ,相去七十里。 嵩高 ,总名也。”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其名有序,则 太室 西偏;其位可知,则 嵩高 佐命。”2.高峻。礼记·孔子闲居:“其在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峡则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知识推荐:李诫
?—1110 北宋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字明仲。久官将作监,自元祐七年1092任主簿,历丞、少监至监。当时朝廷的大建造,如兴建尚书省和开封府廨等,皆出其手。绍圣四年1097,奉敕重修营造法式,元符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