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武候大将军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隋十二卫大将军之一。置一员,正三品,与左武候大将军同掌车驾出巡营卫,分领府兵。大业三年(607)改名右候卫大将军。
词语分解:
- 右武的解释 崇尚武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守成尚文,遭遇右武。” 唐 刘禹锡 董氏武陵集纪:“兵兴已还,右武尚功。” 宋 王安石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谋足以夺三军,而辱於右武之国。” 梁启超 中国之武士道:“环 大河 南北所谓我族之根据地,安所往而非右武之天性所磅礴乎……其间竞争剧烈,非右武无以自存!”
- 大将军的解释 武官名。始于战国,汉代以后历代沿置,为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的称号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州军务记
历史知识推荐:鸟盆
瑶族捕鸟工具。每年秋末冬初,大瑶山瑶民即用长约二尺,直径约一尺的木材,加工成长方形木盆,盆的两端留有缺口,以便流水进出,盆与盆之间有密封的竹管引水入盆,盆中央架有敷满树胶的竹棍一至二条,当鸟来盆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