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咕咚来了》出自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湖边有一棵树,树上结满了木瓜。一个木瓜熟了,从树上掉进湖里,咕咚一声,溅起了白色的水花。 兔子听见吓坏了,拔腿就跑,边跑边叫:“快逃哇,咕咚来了!”猴子听见了,也跟着跑,边跑边叫:“大家快逃哇,咕咚来了!”这下子可热闹了。动物们全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喊:“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大象走来了,拦住了大伙儿:“咕咚在哪儿,你们看见了吗?”“没看见,是兔子说的!”大象追问兔子:“你看见咕咚了?”兔子摇摇头说:“没有,我是在湖边听见的。” 大家悄悄来到湖边,正巧一个木瓜又落到了湖里。咕咚一声,溅起了白色的水花。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哈哈地笑了! 【前言】 《咕咚来了》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树上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兔子听风咕咚一声响,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动物都跟着跑起来,多亏大象拦住了大伙,问明情况,于是,大家来到湖边,亲眼看到了原来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偏听偏信,要尊重、了解事实。 【学习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读4个字。认识“四点底”。会读指定的词语。 2、能用“热闹”写一句话。背诵第4自然段。 3、情感目标: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并知道不能偏听偏信。 三、教学重点: 【教学建议】 一、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认读4个字。认识“四点底”。会读指定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在识字过程中,掌握识字方法,并运用方法是字,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拼音:x h t r n l ai ao ang an 2、旧字:下门市包 3、偏旁: (二)、识字 1、学生自己读文,找出本文生字,教师半数。 2、自主学习。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说说记字方法。 (2)组词理解意思。 3、全班交流: (1)识字方法:用熟字(偏旁)组合记生字。“闹、吓。” 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记生字。“吓、跟、跑、哈。” 用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记生字。“闹” 将熟字加、减或换一部分记生字。“哈、吓、闹、很——跟、抱——跑” 按结构记字。左右结构:吓、说、跑、跟、哈。 上下结构:热 半包围结构:逃、闹 (2)教师指导:新偏旁“灬”四点底。找一找带有“灬”的字。(热、黑) “闹”先外后内。 (3)组词: (4)理解词语意思: 木瓜:蔷薇科植物。 结满: 4、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指导汉字运笔、占格。 (2)学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认读二类字 五、作业:抄写生字和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