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倮虫
身无羽毛鳞甲的动物。古代常用以指人。大戴礼记易本命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汉王充论衡遭虎夫虎,毛虫人,倮虫。毛虫飢
- 倮体
裸体,赤身露体。三国志吴志薛综传日南郡男女倮体,不以为羞。
- 倮身
裸体。晋书五行志上惠帝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髮倮身之饮。
- 倮袒
裸露上身。南史齐临汝侯坦之传帝於宫中及出后堂杂狡獪,坦之皆得在侧,或遇醉后倮袒,坦之輒扶持諫喻。
- 倮露
赤身露体。晋书郭默传初,默之被徵距苏峻也,下次寻阳,见胤,胤参佐张满等轻默,倮露视之,默常切齿。
- 倮兽
短毛的野兽,如虎豹之类。一说身 * 羽鳞甲的动物。管子幼官饮於黄后之井,以倮兽之火爨。尹知章注倮兽,谓浅毛之兽,虎豹之属。
- 倮匈
* 羽鳞甲蔽体。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唯人为倮匈而后生也,阴阳之精也。卢辩注倮匈,谓 * 羽与鳞介也。
- 倮国
传说中的古代西方国名。淮南子说林训西方之倮国,鸟兽弗辟,与为一也。许慎注倮国在西南方。
- 倮葬
指不用衣衾棺椁而葬。汉刘向说苑反质杨王孙病且死,令其子曰我死,欲倮葬以反吾真,必无易吾意。新唐书傅弈传傅弈遗言戒子六经名
- 倮裎
裸体。仪礼士丧礼主人皆出户外北面汉郑玄注象平生沐浴倮裎。
- 倮儿
指人。人为倮虫之长,故称。镜花缘第四五回但这倮儿有三十餘口之多,不知贤妹可能别出心裁,另有炮製参见倮虫。
- 倮灵
倮虫之灵,指人类。明张煌言送冯生归天台序所以羽毛鳞介,总成异类,而戴髮含齿,则独钟於倮灵。参见倮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