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言不慙
见大言不惭。
- 愧慙
亦作愧惭。惭愧。韩诗外传卷九田子愧慙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东周列国志第三一回惠公方才晓得穆姬用情,愧惭无地。丁玲阿毛
- 无慙
见无惭。
- 腼慙
惭愧。宋真宗批答进翊圣保德真君事迹表勉从勤请,良积靦慙。嘉尚之怀,寤兴无捨。所请宜依。
- 羞慙
见羞惭。
- 自慙
见自惭。
- 感慙
感动惭愧。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姑感慙呼还,恩养愈谨。
- 兢慙
见兢惭。
- 谢慙
谓因过失而惭愧,表示道歉,请求原谅。
- 怀慙
亦作怀惭。心中惭愧。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羣豕皆白,怀慙而还。唐皇甫枚三水
- 震慙
惶惧惭愧。艺文类聚卷五一引南朝梁王僧孺为南平王妃拜改封表拜妾为南平王妃,奉命震慙,有灼丹寸。
- 余慙
见餘惭。
- 惊慙
见惊惭。
- 词慙
谓语言吞吞吐吐。明方孝孺答王仲缙书意欲其贯,不贯则乖离错糅而繁以乱理欲其无疵,有疵则气沮词慙,虽工而于世无所裨。
- 负慙
见负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