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田狩龙的《新构鍊石阁子惠山傍秋日与华闇脩夜话》 全文: 豁然山气清,秋色晃人目。 叶脱树愈古,依山结矮屋。 中有酌泉人,著书双鬓秃。 忽闻剥啄声,巾车访空谷。 后园采病蔬,破瓮葛巾漉。 溪山欲日晚,淡霭入山腹。 耸肩恣苦吟,陶潜盈把菊。 短檠坐黄昏,相与媚幽独。 山风生夜凉,乱鸦噪林木。
参考注释豁然(1) 一下子彻底晓悟;开阔;顿时通达 (2) 坦荡 待人豁然 山气(1).山中的云雾之气。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 唐高宗 《九月九日》诗:“野浄山气歛,林疏风露长。” 金 元好问 《僧寺阻雨》诗:“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心期。”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石牌楼后面的夕阳在西方一抹淡紫的山气中隐没下去。” (2).山中气候;山中空气。 明 袁宗道 《夏日小斋杂兴》诗之三:“最怜山气爽,徙榻傍窗纱。” 郭沫若 《游里加湖》:“傍晚在湖边林际散步,山气肃穆,沁人心脾。” 秋色(1)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