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明汲的《游南明山》 全文: 地僻红尘远,山明霁色开。 翠微连野岸,苍水映城隈。 曲径缘莎入,轻舆绕涧来。 同寅齐眺望,停午共趋陪。 古刹馀丹井,残碑半绿苔。 临流频听瀑,爱石更登台。 鸟语和歌吹,藤花落酒杯。 亭依新竹垒,僧住乱云堆。 坐久薰风拂,归迟夕照回。 石梁回首处,疑是小天台。
参考注释同寅(1) 同僚;旧称在一个部门当官的人 同寅恭和衷哉。——《书·皋陶谟》 (2) 〈方〉∶年岁相同 我俩同寅 眺望 从高处远望 她继续眺望当地的风光 停午正午;中午。停,通“ 亭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三峡 ﹞重巖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宋 梅尧臣 《庖烟》诗:“湿薪烧尽日停午,试问霏霏何处浮。”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九:“尝试 保和殿 ,未停午,众方执笔著想,闻有投卷者。” 趋陪趋承陪侍。 唐 沉佺期 《和韦舍人早朝》:“千春奉休历,分禁喜趋陪。”《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众尼便嘻笑趋陪,殷勤款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