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摅的《谒睢阳庙》 全文: 禄山陷两京,唐室势如沸。 玄元庙一哭,义声震天地。 誓死守孤城,非云事必济。 自覆潼关师,乘舆久奔避。 贼议图江淮,凭兹一旅制。 不然鼓而南,谁断其右臂?惜乎四百战,食尽终颠踬。 城陷逾三日,援师镐始至。 杀贼虽无成,藉以卫神器。 从此朔方兵,收京功乃遂。 赫赫精忠祠,允宜祀百世。 黄巾遍郊坰,明季遭倾毁。 吕侯还旧观,匪曰穷奇丽。 偶客梁宋间,抠衣拜阶戺。 冕旒坐中央,左右南雷侍。 动我忠义心,一消疲苶气。 剔藓读残碑,岘山同堕泪。
参考注释抠衣提起衣服前襟。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管子·弟子职》:“已食者作,抠衣而降,旋而乡席,各彻其餽,如於宾客。”《礼记·曲礼上》:“毋践屨,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唐 李邕 《大照禅师塔铭》:“负笈 梁 许 ,抠衣 班 马 。” 宋 王安石 《奉酬永叔见赠》诗:“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五:“其抠衣入室之徒皆足以掌赞善而秉方册, 及 ( 独孤及 )之为文可徵矣。” 阶戺台阶两旁所砌的斜石。借指堂前。《书·顾命》:“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戺。” 孔 传:“堂廉曰戺,士所立处。” 唐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诗:“有井朱夏时,轆轆冻阶戺。” 仇兆鳌 注:“上六见堂宇宽深,下六见堂前幽胜。” 清 郑燮 《七歌》之六:“萧萧夜雨盈阶戺,空床破帐寒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