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曾瑞卿的《后庭花》 全文: 你将这锦纹笺为定礼。 梅香云:也要鼓笛送去才好。 正旦唱:你将这紫霜毫做鼓笛。 梅香云:谁是保亲的。 正旦唱:保亲的是鸳鸯字。 梅香云:谁是主婚的正旦唱:主婚的是锦绣题。 梅香云:母亲知道呵。 可怎了也。 正旦唱:休怕我母亲知。 抵多少姻缘相会。 卓文君驾香车归故里。 汉相如到他乡发志气。 薛琼琼有宿缘仙世期。 崔怀宝花园中成匹配。 韩彩云芙蓉亭遇故知。 崔伯英两团圆直到底。
参考注释相如相同;相类。《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 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田田相如。” 李贤 注:“相如,言地皆沃美相类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总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难道真个俺巾幗辈便於时无补。” 他乡 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发志(1).激发志气;立志。《易·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孔颖达 疏:“虽处幽闇而不为邪,是有信以发其丰大之志。” 北齐 刘昼 《新论·激通》:“因窘而发志,缘阨而显名。”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二折:“他赶不上斋呵,他自然发志也呵,他必然去寻他的道路去也。”《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急回书房,心中回转,发志勤学。” (2).抒发思想感情。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并命在位,展诗发志。则夫诵美有章,陈信无愧者歟。” 唐 权德舆 《送台州崔录事二十三丈赴官序》:“釃酒以祖道,歌诗以发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