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江淹的《杂体诗 谢法曹惠连赠别》 全文: 昨发赤亭渚。 今宿浦阳汭。 方作云峯异。 岂伊千里别。 芳尘未歇席。 零泪犹在袂。 停舻望极浦。 弭棹阻风雪。 风雪既经时。 夜永起怀旧上述。 汛滥畏沃若。 人事亦销铄。 子衿怨勿往。 谷风诮轻薄。 共秉延州信。 无惭仲路诺。 灵芝望三秀。 孤筠情所托。 所托已殷勤。 祗足搅怀人。 今行嶀嵊外。 行销上述至海滨。 觌子杳未僝。 欵睇在何辰。 杂佩虽可赠。 疏华谓无陈。 无陈心悁劳。 旅人岂游遨。 幸及风雪霁。 青春满江皋。 解缆候前侣。 还望方郁陶。 烟景若离远。 未响寄琼瑶。
参考注释子衿(1).《诗·郑风》篇名。《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脩焉”。 朱熹 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汲汲於进趋,悒闷於否滞者,岂能舍至易速达之通涂,而守甚难必穷之塞路乎!此川上所以无人,《子衿》之所为作,愍俗者所以痛心而长慨,忧道者所以含悲而頽思也。”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鸣鸟薎闻,《子衿》不作。” (2).《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 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因称学子、生员为“子衿”。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北场口语之多》:“然向来被议者,主试皆南人,举子皆胄监,岂畿辅子衿,皆曾史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