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史自守的《白头吟》 全文: 白头吟,与君结发为同心。 越罗新裁鹦鹉绿,宝钗斜亸凤凰金。 蛾眉湾湾艳晓月,春风环佩飘飖音。 合欢携手步庭下,月明笑语花阴阴。 此时恩爱期白首,岂意君心辄相负。 出门马足疾如飞,挥金长醉青楼酒。 专房割爱妾身孤,妾孤遥羡鸳鸯偶。 罗襦未暗玉珥明,妾心恋君君无情。 泥沙纷纷团不就,虫丝缕缕织不成。 郎君此去重还家,梦中笑看菖蒲花。
参考注释泥沙 泥土沙石。 用之于泥沙。——唐· 杜牧《阿房宫赋》 纷纷(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不就(1).不能完成。《史记·礼书》:“今上即位,招致儒术之士,令共定仪,十餘年不就。” 宋 曾巩 《<陈书>目录序》:“ 思廉 遂受詔为《陈书》,久之犹不就。” (2).不就职,谓不接受任命。《后汉书·仲长统传》:“每州郡命召,輒称疾不就。” 宋 曾巩 《徐干<中论>目录序》:“《先贤行状》亦称 干 篤行体道,不耽世业, 魏太祖 特旌命之,辞疾不就。” 丝缕(1).蚕丝、线缕之类的统称。《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西京杂记》卷一:“中设木画屏风,文如蜘蛛丝缕。”《南史·张绪传》:“ 刘悛之 为 益州 ,献 蜀 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 (2).指不断的情思。 鲁迅 《<呐喊>自序》:“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