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獬的《勉陈石二生》 全文: 精金埋深山,凿土不难得。 大贝贮沧海,破浪亦能识。 山趋猛虎穴,海入长蛟室。 必意往取之,投躯不少惜。 仁义藏遗书,尧孔圣人迹。 不观不知道,触涂暗於漆。 上无猛虎畏,下无长蛟逼。 污辱不及身,灿灿嵬山璧。 金贝岂饱腹,盗窥恐易失。 累累畜满家,仅能一身佚。 孰谓遗书贫,猗顿莫能易。 其源固不赀,可为天下泽。 二子齿甚少,蚤莫宜加力。 剖剥见光铓,拄天一千尺。 勿逐篱下雏,自跨凤凰翼。 雄声落众耳,白日飞霹雳。 偏亲况在堂,雪缕初垂白。 泪眼望荣归,一书千万亿。 夜灯绽寒衣,秋风吹素壁。 胡为不奋飞,跳跃在泥碛。 北阙挂贤科,将相尝曾历。 五犗垂巨钩,往往长鲸食。 学饱遂骞翔,青云无物隔。 右顾玉堂人,左揖金鼎客。 广庭罗鼓钟,朱门画幡戟。 岁时献亲寿,腰金光照席。 慈颜春云披,此乐直无敌。 是为烈丈夫,后世称盛德。 荣辱固在人,孰云非我职。
参考注释往往(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长鲸(1).大鲸。 晋 左思 《吴都赋》:“长鲸吞航,修鯢吐浪。”《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长鲸击水, 天吴 覆舟。”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2).喻巨寇。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坡赋》:“长鲸入鼎兮中原,六龙迴轡兮 蜀 门。” 明 王世贞 《纲鉴会纂·梁元帝》:“ 淮海 长鲸,虽云授首, 襄阳 短狐,未全革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