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白的《赠僧崖公》 全文: 昔在朗陵东,学禅白眉空。 大地了镜彻,回旋寄轮风。 揽彼造化力,持为我神通。 晚谒泰山君,亲见日没云。 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 授余金仙道,旷劫未始闻。 冥机发天光,独朗谢垢氛。 虚舟不系物,观化游江濆。 江濆遇同声,道崖乃僧英。 说法动海岳,游方化公卿。 手秉玉麈尾,如登白楼亭。 微言注百川,亹亹信可听。 一风鼓群有,万籁各自鸣。 启闭八窗牖,托宿掣电霆。 自言历天台,搏壁蹑翠屏。 凌兢石桥去,恍惚入青冥。 昔往今来归,绝景无不经。 何日更携手,乘杯向蓬瀛。
参考注释江濆江岸。亦指沿江一带。 晋 陆云 《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之四:“於时翻飞,虎啸江濆。”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虚舟不繫物,观化游江濆。” 明 唐顺之 《赠江阴陈君》诗:“幽栖选地傍 江 濆,高士风流宿所闻。” 柳亚子 《痛哭八首为浙事作》诗之四:“亡 秦 一旅起江濆,风鹤惊传海上军。” 同声(1) 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 (2) 声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同声相应 (3) 众口一辞;随声附合 台下同声叫起好来 (4) 言语腔调相同 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清· 李渔《闲情偶寄》 僧英僧中佼佼者。 南朝 梁 沉约 《为齐竟陵王解讲疏》:“弟子 萧子良 ,涤盥烦襟,栖情正业,肃萃僧英,敬敷慧典。”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江濆遇同声, 道崖 乃僧英;説法动海岳,游方化公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