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戴栩的《走笔代书答西士》 全文: 帝城龟百司官事少,故府庭闲长春草。 独余人事十倍多,一月束龟逾束稿。 我于其间厌见之,语可摹龟百不移。 深处难论浅处俗,今我下笔如黏黐。 自得君龟手不置,报章飒飒生新意。 漫将长句替寒温,临流胜寄相思字。 久不哦诗诗律疎,字字偃蹇烦麾呼。 羡君作邑康庐下,柔强伏梗妥以愉。 乃知万事共一法,神熟意便功转捷。 听讼固应哲士能,理赋未省通儒层。 往时蔡子尹黄岩,欲试自疑龟屡占。 祗今登用颇衮衮,似此县债尝亦廉。 期君规模卓鲁上,随世功名真漫浪。 幸勿弃我频琢磨,中年师友半凋丧。 西湖柳色递晴阴,蒲江远矣谁共寻。 近闻乡里一奇事,宿觉庵边祠水心。
参考注释规模 事业、工程、运动、机构等所包含的范围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卓鲁汉 卓茂 、 鲁恭 的并称。均以循吏见称,后因以指贤能的官吏。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笼 张 赵 於往图,架 卓 鲁 於前籙。” 唐 王维 《送六舅归陆浑》诗:“伯舅吏 淮 泗 , 卓 鲁 方喟然。”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做官的皆如 卓 鲁 ,令史每尽压 萧 曹 。” 明 刘基 《雁门太守行》:“贤哉 洛阳 令, 卓 鲁 相继踪。”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漫浪放纵而不受世俗拘束。《新唐书·元结传》:“公之漫其犹聱乎?公守著作:不带笭箵乎?又漫浪於人间,得非聱齖乎?” 宋 欧阳修 《自叙》诗:“余本漫浪者,兹亦漫为官。” 明 吴承恩 《祭卮先生文》:“ 承恩 , 淮海 之竖儒也,迂疎漫浪,不比数於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