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敦煌曲子的《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 全文: 诸法本性无自他。 邪正缚解常无为。 众生愚痴虚妄见。 不识烦恼真菩提。 灾怖奇。 增上慢人不信受。 诽谤方等乐婴儿。 怨何谁。 生死涅盘佛菩萨。 三事和合甚难知。
参考注释不识(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烦恼(1) 烦闷苦恼 自寻烦恼 (2) 烦扰 那伙鸟男女来烦恼南旺营。——《荡寇志》 菩提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