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送黄师是赴两浙宪》 全文: 世久无此士,我晚得王孙。 宁非叔度家,岂出次公门。 白首沉下吏,绿衣有公言。 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 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 近闻海上港,渐出水底村。 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 一见刺史天,稍忘狱吏尊,会稽入吾手,镜湖小于盆。 比我东来时,无复疮痍存。
名句书法欣赏 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五袴手谓实施善政的身手。 宋 苏轼 《送黄师是赴两浙宪》诗:“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参见“ 五絝 ”。 半菽(1).谓半菜半粮,指粗劣的饭食。《汉书·项籍传》:“今岁飢民贫,卒食半菽。”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半,五升器名也。’臣 瓚 曰:‘士卒食蔬菜以菽杂半之。’ 瓚 説是也。菽谓豆也。” 唐 元稹 《竹部》诗:“归来不买食,父子分半菽。”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 周芳容 ﹞连遭丧病,家亦奇贫,笔耕所出不能谋半菽之养。” (2).指少许之物。《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视若游尘,遇同土梗,莫肯费其半菽,罕有落其一毛。” 吕延济 注:“浇薄之人视之如游尘,土梗,莫肯以半豆一毛而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