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孙宸的《送俞子旦领教南还兼讯其弟季郎》 全文: 都门送别转凄其,正是榴花照眼时。 曲以调高多骇俗,官从毡冷未妨诗。 滞留愧我仍浮梗,归去怜君有稐篪。 为问池塘春梦好,故人曾不入相思。
参考注释骇俗亦作“駴俗”。震惊世俗。 宋 黄庭坚 《放言》诗之三:“智人不骇俗,同朝皆用事。”《明史·陈潜夫传》:“家贫落魄,好大言以駴俗。”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墓铭》:“虽士之修身洁行,非以謏闻而骇俗,不吾知则亦已矣。”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直抒所见,虽多骇俗之论,而毅然不顾,此真有契于四依之真諦矣。” 未妨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 宋 陆游 《夜闻雨声》诗:“未妨剩拥寒衾卧,赢取孤吟入断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