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孙应时的《秋日程伯玉携诗见过次韵》 全文: 秋声入梧桐,落叶惊瓮牖。 菊丛生细香,安排作重九。 幽子曳杖吟,蓬门独搔首。 故人惠然来,新诗出琼玖。 欢言扫吾室,饾饤随所有。 高谈杂古今,疑义相可否。 当年醉翁意,固不在杯酒。 人生等一梦,谅无金石寿。 从渠拳钟鼎,未可薄藜糗。 斯须较荣枯,千载判妍丑。 君侯文章家,世胄衣冠后,何伤回宪贫,正是裘牧友。 俗子揶揄人,古道陵迟久。 无劳问董龙,定是何鸡狗。
名句书法欣赏 秋声入梧桐,落叶惊瓮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秋声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梧桐 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落叶 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物在全年内断断续续的自然掉叶 瓮牖亦作“瓮牖”。以破瓮为窗,指贫寒之家。《礼记·儒行》:“篳门圭窬,蓬户瓮牖。” 郑玄 注:“以瓮为牖。” 孔颖达 疏:“又云:以败瓮口为牖。”《庄子·让王》:“桑以为枢而瓮牖。” 成玄英 疏:“破瓮为牖。” 宋 邵雍 《安乐吟》:“收天下春归之肝肺盆池,资吟瓮牖。”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一折:“久淹在桑枢瓮牖,几时能勾画阁楼臺?” 清 姚鼐 《寄朱二亭》诗:“居惟瓮牖仍耽酒,行过旗亭就卖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