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无咎的《解连环》 全文: 素书谁托。 嗟鳞沈雁断,水遥山邈。 问别来、几许离愁,但只觉衣宽,不禁消薄。 岁岁年年,又岂是、春光萧索。 自无心、强陪醉笑,负他满庭花药。 援琴试弹贺若。 尽清于别鹤,悲甚霜角。 怎似得、斜拥檀槽,看小品吟商,玉纤推却。 旋暖熏炉,更自炷、龙津双萼。 正怀思、又还夜永,烛花自落。
名句书法欣赏 正怀思、又还夜永,烛花自落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怀思怀念;思念。《左传·昭公七年》:“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况能怀思君德。”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惠连<赠别>》:“风雪既经时,夜永起怀思。” 宋 苏轼 《朱寿昌梁武忏赞偈》:“生及七岁,而母捨去,长大怀思,涕泣追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日切怀思,繫於魂梦。” 李大钊 《“今”与“古”》:“他们往往发伤时的慨叹,动怀古的幽情……把终生的情感心神,都用在过去的怀思。” 夜永夜长;夜深。多用于诗中。 唐 戴叔伦 《白苎词》:“美人不眠怜夜永,起舞亭亭乱花影。” 唐 张乔 《雨中宿僧院》诗:“夜永楼臺雨,更深江海人。” 烛花(1) 烛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2) 指蜡烛的火焰 烛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