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时的《荆州偶作》 全文: 郑公嵇阮流,野性本麋鹿。 平生傲羲皇。 白首就羁束。 大寒客无毡,官冷饭不足。 顾予支离人,攘臂受余粟。 江鱼尾盈尺,饱食胜梁肉。 荆山富樵苏,丈室有余燠。 顽疏愧前哲,所得逾往躅。 谈经追时好,俯爷负愧忸。 流光逝不反,愁鬓日改绿。 世道劫火燃,不燔乃良玉。 晚交定难恃,云雨手翻覆。 官居真蘧庐,束担聊托宿。 求田意虽鄙,此计正宜速。 归寻谷口耕,胜卖成都卜。 坐想带经锄,倚耒听布谷。
参考注释世道 指社会状况、风气 唉!别提那吃*人的旧世道了 老人家,如今世道变了。变得不用吃糠了。——赵树理《传家宝》 劫火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 清 龚自珍 《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康 昭 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 龙堆 。” 良玉美玉。《韩诗外传》卷四:“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 汉 扬雄 《法言·寡见》:“良玉不彫,美言不文。”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良玉比德君子,珪璋见美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