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何瑭的《次日习仪太常不预再次华泉韵》 全文: 玉宇凉生万木森,佩环趋走念同心。 风传鼓角朝仪静,云拥旌旗帝座深。 祝寿已闻频似昔,赓歌还羡不如今。 独惭下里巴人曲,难并黄钟大吕音。
参考注释下里巴人(1) 战国时楚国的民间歌曲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战国楚· 宋玉《对楚王问》 (2) 后来泛指通俗文艺 谭、娄纯正儒者,那得动意于下里巴人。——清· 李绿园《歧路灯》 黄钟大吕见“ 黄鐘大吕 ”。 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常连用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和谐和高妙。《列子·杨朱》:“黄鐘大吕不可从烦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亦作“ 黄钟大吕 ”。《陆象山语录》卷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 洙 、 泗 、 邹 、 鲁 之秘,其可不传耶?” 毛錡 《<云帆集>后记》:“洞萧牧笛,我们固然需要,但我们更需要黄钟大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