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送钱伯同寺丞守严陵》 全文: 去年送君来,今年送君归。 君善全去就,我独念别离。 君是忠孝家,袭紫传金龟。 门户二百年,所寄在一夔。 少年便老苍,况今更险夷。 不独妙言语,理窟深莫窥。 健笔照手泽,典刑从可知。 向来御祥琴,欲把江海麾。 促召归旧班,退食方委蛇。 世事等飘瓦,人情叹燃萁。 向非浑金质,百炼岂不衰。 浩然赋归欤,洁身而去之。 为僚曾未几,弃我忽若遗。 君既弃我去,谪仙复追随。 陡去二良友,掺祛重分岐。 前别易再会,今见当何时。 才具素绝纶,涵养日以滋。 且为牧严陵,赤手摩疮痍。 归来应不晚,青毡当属谁。 愿君厚自爱,岁寒尚相期。
名句书法欣赏 君是忠孝家,袭紫传金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孝家(1).居丧守孝的人家。《红楼梦》第七五回:“爷问奶奶今儿出门不出门?説咱们是孝家,十五过不得节。” (2).指居丧守孝者。《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我们姑娘是孝家,不亲递茶了。” 金龟(1).黄金铸的龟纽官印。 汉 代皇太子、列侯、丞相、大将军等所用。见《汉官仪》卷下、《汉旧仪补遗》卷上。后泛指高官之印。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金龟紫綬,以彰勋则。” 唐 卢照邻 《失群雁》诗:“金龟全写 中牟 印,玉鵠当变 莱芜 釜。” 元 萨都剌 《再赠李溉之学士》诗:“笑掷金龟上酒船,不须图像在 凌烟 。” 唐 权德舆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诗:“角巾华髮忽自遂,命服金龟君更与。” 明 沉鲸 《双珠记·西市认母》:“珮玎咚,腰掛金龟,近天颜,谈道经幃。” (2). 唐 代官员的一种佩饰。 唐 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袋。 武后 天授 元年,改内外官佩鱼为佩龟。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 中宗 初罢龟袋,复佩鱼。 (3).指所佩杂玩之物。 唐 李白 《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 贺公 ,於 长安 紫极宫 一见余,呼余为‘謫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王琦 注:“金龟盖是所佩杂玩之类,非 武后 朝内外官所佩之金龟。” 明 何景明 《过寺中饮赠张元德侍御》诗:“腰下金龟在,明朝付酒壚。” 明 徐渭 《贺知章乞鉴湖一曲图》诗:“幸有双眸如 镜水 ,一逢 李白 解金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