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绅的《泛五湖(效谢惠连)》 全文: 范子蜕冠履,扁舟逸霄汉。 嗟予抱险艰,怵惕惊弥漫。 穷通泛滥劳,趣适殊昏旦。 浴日荡层空,浮天淼无畔。 依滩落叶聚,立浦惊鸿散。 浪叠雪峰连,山孤翠崖断。 风帆同巨壑,云矗成高岸。 宇宙可东西,星辰沈粲烂。 霞生澒洞远,月吐青荧乱。 岂复问津迷,休为吕梁叹。 漂沈自讵保,覆溺心长判。 吴越郡异乡,婴童及为玩。 依稀占井邑,嘹唳同鹅鹳。 举棹未宵分,维舟方日旰。 徵斯济川力,若鼓凌风翰。 易狎当悔游,临深罔知难。
参考注释澒洞(1).绵延;弥漫。 汉 贾谊 《旱云赋》:“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哀声澒洞彻四极,草木惨澹颜色伤。” 明 李东阳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 李大钊 《青春》:“吾 华 自辛亥首义,癸丑之役继之,喘息未安,风尘澒洞,又復倾动九服,是亦欲再造其神州也。” (2).水势汹涌。 宋 苏轼 《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空濛烟靄间,澒洞金石奏。”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岷江 ﹞又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险,澒洞震动,不可方物。”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引申为冲击、震动。 黄中黄 《孙逸仙》第四章:“一时謡变,澒洞全 粤 ,针小棒大,遂流言有人马数万之众。” (4).虚空混沌貌。 宋 范成大 《不寐》诗:“丹田恍澒洞,银海眩眵黑。” 青荧(1).青光闪映貌。《文选·扬雄<羽猎赋>》:“玉石嶜崟,眩耀青荧。” 李善 注:“青荧,光明貌。” 唐 张九龄 《巫山高》诗:“ 巫山 与天近,烟景常青荧。” 元 宋无 《乌夜啼》诗:“ 吴王 国破歌声絶,鬼火青荧生碧血。” 清 方文 《枞川夜雨》诗:“满架图书妨润湿,半龕灯火尚青荧。” (2).喻指水珠。 清 唐孙华 《春雨》诗:“零落怜花屿,青荧浸麦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