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含青斋言怀》 全文: 跸驻山庄两月馀,山斋岂不四五至。 以非望雨即望晴,恒觉怦怦不满志。 迩来气爽喜天高,优泽既沾快久霁。 农田行旅两畅然,我亦与之慰心意。 乘閒笋舆问景来,小憩岩轩眄额字。 适见红叶已几枝,为幸含青未孤寘。 时哉时哉弗让人,齐视菀枯总一致。
参考注释山庄 山中的村庄;别墅 山斋山中居室。 南朝 梁 萧统 《晚春》诗:“风花落未已,山斋开夜扉。”《陈书·孙瑒传》:“常於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 明 袁宏道 《和王以明山居韵》:“山斋通夜雨,肠断 子瞻 诗。”《维新梦·入梦》:“阶翻药,窗展蕉,镇日里山斋寂寥。”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五至(1).谓志、诗、礼、乐、哀达到的最高境界。《礼记·孔子闲居》:“ 子夏 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 孔子 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孔颖达 疏:“此经, 子夏 问五至之事, 孔子 为説五至之理……云凡言至者,谓经中五事至者也,云至於民者,君行五事至极於民。” (2).五种标准。《鹖冠子·博选》:“权人有五至,一曰伯己,二曰什己,三曰若己,四曰厮役,五曰徒隶。” 王闿运 《题鹖冠子》:“其书言四稽五至,欲人主之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