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江楼》 全文: 急雨洗残瘴,江边闲倚楼。 日依平野没,水带断槎流。 捣纸荒村晚,呼牛古巷秋。 腐儒忧国意,此际入搔头。
名句书法欣赏 腐儒忧国意,此际入搔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腐儒 迂腐的儒生,只知读书,不通世事 上折隨何之功,谓何为腐儒。——《史记·黥布列传》 忧国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不惜伤损威重。” 清 钱谦益 《董应举授中大夫制》:“为国以得人为急,人臣以忧国为先。” 此际此时,这时候。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生平絶少皱眉时,此际偏教愁絶。”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我们到了那个时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还有什么好处呢!咱家想到此际,把做官的念头丢了,只想把我们的同种救出苦海。” 搔头(1) 挠头,心绪烦乱或有所思的动作 (2) 古代指簪子 玉搔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