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子翚的《谢方德顺古风》 全文: 吾闻书沧溟深,书浸灌东风维。 开风一荡潏,莽苍天为低。 中藏百怪珍,文彩光陆离。 潜鲲尽鹏材,游鱼悉龙资。 罔象溯波浮,天吴跃空飞。 蚌虽辱泥涂,犹能吐珠玑。 地灵物固然,在人必多奇。 英英方家郎,秀发如琼枝。 装怀素王书,落笔幼妇词。 我昔官壶山,邂逅初见之。 宾筵为劝驾。 一武登云书。 鸿骞九霄快,骥骋天路夷。 似闻东诸侯,辟书已交驰。 惠然访吾庐,窈窕穷山溪。 夜灯一笑欢,愁抱忽若遗。 语妙时脱尘,饮豪屡反卮。 领新意自失,佳处昔未窥。 胡为遽改辕,归袂风披披。 上祈养德业,下祝慎鼎帏。 敬言崇道公,久别良伫思。
参考注释愁抱忧伤的怀抱。 南朝 梁 江淹 《灯赋》:“秋夜如岁,秋情如丝,怨此愁抱,伤此秋期。” 宋 周邦彦 《霜叶飞》词:“凤楼今夜听秋风,奈五更愁抱。” 忽若(1).恍若,好像。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於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於是逍遥暇豫,忽若忘归。” (2).倘或,假使。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冥迹》:“其子听之感慟,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 顾 家子。”《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可中修善到诸天,居处生涯一切全……忽若共君生那里,寻常自在免忧煎。” 蒋礼鸿 通释:“这段文章,‘可中’和‘忽若’并用,都是‘倘或’的意思。”《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伏愿世尊慈悲,少借威光,忽若得见慈亲,生死不辜恩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