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命邹一桂为设色古干梅辄叠前韵》 全文: 绘事设色久不为,祗以节末非根底。 结习其如未尽忘,时复淡墨写生蕊。 盆中古干识春工,不作寻常百珠累。 暗香疏朵五六丁,叫绝梅花赖有此。 常见南极老人图,鲐背睟面如童子。 我会其意不能工,北门学士其咨尔。 粉本略具试设色,发墨更喜宣德纸。 西清渲染不多时,已为华光传妙理。 富丽何须百首诗,诡奇似阅千年史。 桃夭杏艳诚彼哉,汉柏唐槐视此矣。 歌成大笑谓小山,无乃尔为太相似。
参考注释大笑 笑的动作或情况 那惹人爱的容颜变成了微笑,而微笑又变成了大笑 小山文体名。 汉 王逸 《<楚辞·招隐士>解题》:“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参见“ 大山小山 ”。 乃尔(1).犹言如此。 三国 魏 曹操 《杨阜让爵报》:“ 姜叙 之母,劝 叙 早发,明智乃尔。” 宋 杨万里 《观雪》诗:“屑云作粉如何湿,琱玉为花乃尔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我谓南人不復反矣,傖楚何敢乃尔!” (2).竟然如此。《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道过 滎阳 ,止主人舍,而所驾之驴忽然卒僵,蛆虫流出,主遽白之。 子训 曰:‘乃尔乎?’” 相似 相类;相像 相似三角形 豕与亥相似。——《吕氏春秋·慎行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