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萧衍的《会三教诗》 全文: 少时学周孔。 弱冠穷六经。 孝义连方册。 仁恕满丹青。 践言贵去伐。 为善存好生。 中复观道书。 有名与无名。 妙术镂金版。 真言隐上清。 密行贵阴德。 显证表长龄。 晚年开释卷。 犹日映众星。 苦集始觉知。 因果乃方明。 示教惟平等。 至理归无生。 分别根难一。 执着性易惊。 穷源无二圣。 测善非三共同愿望。 大椿径亿尺。 小草裁云萌。 大云降大雨。 随分各受荣。 心想起异解。 报应有殊形。 差别岂作意。 深浅固物情。
参考注释差别 形式或内容上不同的地方;区别 这两个国家在生活水准方面有很大差别 作意(1).着意;加意。 唐 陆龟蒙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诗:“月中若有閒田地,为劝 嫦娥 作意栽。”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2).指故意、特意。 唐 杜甫 《江头五咏花鸭》诗:“稻粱霑汝在,作意莫先鸣。”《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昨日又承他送些小菜来看我,作意备些薄礼,来日到他府中作谢。” 清 王士禛 《寄陈伯玑金陵》诗:“东风作意吹杨柳,緑到 芜城 第几桥?” (3).注意。 唐 蒋防 《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 方朔 施偷将。”《新唐书·李绛传》:“帝每閲视,顾左右曰:‘而等宜作意,勿为如此事。’” (4).起意;决意。 唐 张籍 《寄昭应王中丞》诗:“春风 石瓮寺 ,作意共君游。” (5).著作的本意。《汉书·艺文志》:“﹝《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郭沫若 《孔雀胆·后记》:“在写作时当然也加上了一层作意,现代人所说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