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禹偁的《四皓庙二首》 全文: 秦皇焚旧典,汉祖溺儒冠。 万民在涂炭,四老方宴安。 白云且高卧,紫芝非素餐。 南山正优游,东朝忽艰难。 高步揖万乘,拂衣归重峦。 飞源自冥冥,束帛徒戋戋。 古庙对山开,清风向人寒。 更无隐遁士,空有宾客官。 况我谪宦来,尘迹污祠坛。 朝衣惭蕙带,佩玉愧纫兰。 或依階下树,陶暑解马鞍。 或借庙前水,乘秋把鱼竿。 吾道多龃龉,吾生利盘桓。 登山殊未倦,饮水聊尽驩。 精灵莫相笑,此意乐且盘。
名句书法欣赏 朝衣惭蕙带,佩玉愧纫兰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朝衣(1).君臣上朝时穿的礼服。《孟子·公孙丑上》:“立於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后汉书·刘宽传》:“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 唐 崔峒 《初拜命后酬丘二十二见赠》诗:“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朝服龙团》:“定制,惟皇上御服朝衣,於腰阑下前后绣龙团各四,诸王以下皆用素缎数则,以为辨别。” (2).借指朝廷官员。 唐玄宗 《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 宋 叶适 《中奉大夫尚书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铭》:“当 庆元 、 嘉泰 间,朝衣负涂炭之羞而以冰玉自洁,青蝇蒙樊棘之誚而与鸿鵠偕逝。” 蕙带以香草作的佩带。《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南朝 梁 萧统 《锺山解讲》诗:“方知蕙带人,嚣虚成易屏。” 唐 李贺 《南园》诗:“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佩玉(1) 贵族身上所佩戴的玉器 (2) 佩戴玉器 纫兰《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后以“纫兰”比喻人品高洁。 宋 徐铉 《和萧郎中午日见寄》:“岂知泽畔纫兰客,来赴城中角黍期。”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词:“纫兰结佩有同心,唤取诗翁来饮。” 周实 《哭洗酲》诗:“纫兰搴杜更多情,年年佳耦求 云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