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秦观的《和裴仲谟摘白须行》 全文: 仲将题凌云,比讫顟尽白。 陆展媚侧室,星星染为黑。 人生如寄耳,况复形与色。 泽壑藏山舟,夜半输有力。 厖眉三不遇,已矣何所惜。 二毛赋秋兴,自爱颇姑息。 闻诸古竺乾,毛发因地得。 数穷反其本,蝼螘得而食。 妙年光可鉴,炯若鸦羽戢。 映梳渐萧肃,变化了无隙。 所以梵志云,昔人已非昔。 皤然君勿笑,子羽以貌失。 信美如客儿,终翦施摩诘。 我作白须行,而得养生术。
名句书法欣赏 人生如寄耳,况复形与色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人生如寄亦作“ 人生若寄 ”。谓人生短促,犹如暂时寄寓世间。《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北史·韩凤传》:“更可怜人生如寄,唯当行乐,何用愁为。” 晋 陶潜 《荣木》诗:“人生若寄,顦顇有时。” 况复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