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荆州》 全文: 荆州六百里,清晓驰章至。 将军及布政,各报被水事。 图桑阿驻防,统兵国初制。 布政缘查赈,回适临其地。 忽值江水涨,决堤入城遂。 城中水丈馀,兵民屋沉塈。 较辛丑更甚,棘手愁无计。 缚筏急救人,城上权生计。 屋舍胥荡然,昏垫怜穷匮。 览奏心恻然,既且为增愧。 致和我无能,逢灾人受累。 亟命督抚臣,速往率群吏。 赈恤救难民,莫言惜帑费。 修城及补堤,善后为次第。 予因是思之,吉顺原难备。 南北幸时若,率可卜丰岁。 切切祝安澜,夏过秋甫蔇。 海峤既永靖,缅疆来贡使。 盈虚消息理,虔巩益增惴。 言吉弗言灾,是谓存饰讳。 此念曷敢萌,永以励予志。
参考注释切切(1) 急切;急迫 何至切切如此 (2) 哀怨、忧伤貌 心切切而内圮 (3) 深切 切切为恨 (4) 恳挚 待我心切切 (5) 务必;必须——多用于书信 切切不可忘记 (6) 用在布告、条令等尾,表示再三告诫 切切此布 (7) 形容声音轻细而急促 以弦切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嘈嘈切切错杂弹。 安澜(1).水波平静。比喻太平。《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 李善 注:“澜,水波也,安澜,以喻太平。”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帅阃宾贤》:“用之将帅,必能扶弱鼎于安澜;委以一方,定可起疲民于袵席。” 清 梁清标 《送张伯珩同年按蜀》诗:“按部诸侯争负弩,洗兵 三峡 见安澜。”福州评话《老渔翁歼敌记》:“红旗飘飘河山壮丽,渔乡繁盛海国安澜。” (2).谓使河流安稳不泛滥。 清 冯桂芬 《致李伯相书》:“将来恐不能不出於河自河,漕自漕,河专主安澜,漕专主海运而后定。”《清史稿·河渠志一》:“前筑土坝,保固隄根,频岁安澜,已著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