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彭的《闻官军已破贼巢》 全文: 海内政不苛,民望罢危苦。 剧贼藏祸心,全吴俄啸聚。 僣号着赭黄,窃发遽如许。 喧然大点兵,移檄插毛羽。 推毂遣军容,壮士皆貔虎。 府县调急夫,骚动烦里旅。 富室赍金璧,细民携妇女。 岩谷远遁逃,股慄畏刀锯。 寒儒守松楸,效死安忍去。 南风吹捷音,破竹闻吉语。 圣朝乾坤大,鼠辈敢予侮。 妖氛已荡尽,和气满南土。 但愿勤民瘼,治安每危惧。 昨抱心腹疴,砭剂得良愈。 要于匕箸间,毋忘伏枕虑。 诸公颇皋夔,临轩跨尧禹。 鄙夫刍荛言,庶或资小补。 倚松一长吟,停云洒朝雨。
参考注释岩谷亦作“嵒谷”。犹山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鬱之发,巖谷震惊。”《南齐书·杜京产传》:“谓宜释巾幽谷,结组登朝,则嵒谷含懽,薜萝起抃矣。” 唐 张乔 《题玄哲禅师影堂》诗:“巖谷藏虚塔,江湖散学人。” 清 吴伟业 《赠王鉴明五十》诗:“桓荣抱诗书,拾梠逃巖谷。” 谢觉哉 《访广西的笔记三则》:“ 龙胜 完全是山区,入境,车即行岩谷中。” 远遁亦作“ 远遯 ”。逃往远处。《汉书·韦玄成传》:“单于孤特,远遁於幕北。”《汉书·赵充国传》:“寄託远遯,骨肉离心,人有畔志。” 晋 陆机 《辨亡论上》:“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遁。”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戎狄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而不虞。”《花月痕》第十三回:“且説 慧如 远遁之时,正是羣丑自屠之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续台州民变馀记》:“自是民心惶惑,一日数惊,扶老携幼,号泣远遯者,盖道路不絶矣。” 股慄见“ 股栗 ”。 刀锯 古代刑具。亦指刑罚 中刑用刀锯。——《汉书·刑法志》 |